粉塵傳感器的檢測辦法比較
PM是“particulate matter(顆粒物)”的縮寫,懸浮在空氣中,直徑小于等于2.5微米的稱為PM2.5,又稱細顆粒物。但PM2.5對人體健康威脅更大,極易富集于肺部深處,因此又被稱作入肺顆粒物。與較粗大的顆粒物相比,富含更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,而且能在大氣中停留更長時間,輸送距離也更遠,對大氣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更大,是導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兇手。
Beta射線法:
將pm2.5網絡到濾紙上,然后照耀一束貝塔射線,射線穿越顆粒物時被衰減,衰減的程度與顆粒物的分量成正比,依據射線的衰減就能夠計算出pm2.5的分量。β射線接收道理:原子核在發生β衰變時,放出β粒子。β粒子實際上是一種快速帶電粒子,它的穿透能力較強,當它穿過必定厚度的接收物質時,其強度隨接收層厚度增加而逐漸減弱的現象叫做β接收。
優點:精確度高,粉塵傳感器信號和顆粒物品質關聯度高
缺點:響應速度慢,通常只用它的小時平均值
微量震蕩天平法:
一頭粗一頭細的空心玻璃管,粗頭固定,細頭裝有濾芯。氛圍從粗頭進,細頭出,PM2.5就被扣留在濾芯上。在電場的作用下,細頭以必定頻率振蕩,該頻率和細頭分量的平方根成反比。于是,依據振蕩頻率的變更,就能夠算出網絡到的PM2.5的分量。振蕩天平法是基于航天技術的錐形元件微量振蕩天平道理而研制的。經由過程測定系統頻率的變更可測得對應時間顆粒物濃度
優點:精確,靈敏度高,適應范圍廣,可連續監測
缺點:體積大,價格低廉
分量法:
將PM2.5間接扣留在濾膜上,然后用天平稱重。另有便是濾膜其實不能把所有的PM2.5都網羅到,一些極細小的顆粒照樣能穿過濾膜。只需濾膜對付0.3微米以上的顆粒有大于99%的扣留效力,就算是及格的。損失部門極細小的顆粒物對結果影響其實不大,由于那部門顆粒對PM2.5傳感器的分量貢獻很小。
優點:國標辦法,最間接最可靠,是驗證其余辦法是否精確的標桿
缺點:不能表現瞬時值,只能表現平均值
光散射法:
當光照耀在氛圍中懸浮顆粒物上時,會發生散射光,散射光的強度與其品質濃度成正比。經由過程丈量散射光強度,利用品質濃度轉換系數,得出顆粒物濃度值
優點:檢測速度快,體積小,便于當代,得當公開場合的顆粒物濃度丈量。
缺點:不確定性高于其余辦法
PM2.5傳感器應用領域:空氣凈化器,空調,PM2.5檢測儀,抽油煙機,煙霧報警器,新風系統,專用PM2.5傳感器,空氣探測儀